close
一台自行車大概包括了二十來個組件,會影響到騎乘的舒適性的有幾個重要組件:
路面震動的傳導:車胎:內+外胎、輪組、車架+前叉 。
身體接觸部位:坐墊+ 坐管、把手+龍頭 。
這些組件是影響騎乘舒適姓及品質最重要的,當你的車騎起來覺得太硬調,很震,或路感較不明顯、模糊, 都可以在這些細節稍加調整。
其他部分零件主要是傳動系統,與效能有關,或是個人偏好,campagnolo、shimano 任君選。
車架
車架會決定大部分騎乘品質,著重剛性或吸震,會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近年來, 碳纖的進步, 很多車架都可以做到兩者兼顧;五通剛性佳,踩踏不損耗, 鏈支傳動直接 ,頭管強度夠 ,操控準確。前三角側向較硬,抽車不亂擺, 後叉避震佳, 前叉側向、前後穩定, 上下可吸震。 目前市售高級車架的設計,都已把搭配前叉的特性做一並考慮, 如果想自行更換, 得多下點功夫研究,可能也得腳一些學費。
鋁車而言, 比較顛,尤其是輕量化,彈起來像易開罐,重量小於1100克的鋁材;一般如果你看到管徑越粗,代表鋼性佳,更輕, 但也犧牲掉舒適性,這時,可用碳纖後叉及鏈支來增加書適度。鋁車其實也可以做的很像鋼車,只要抽管不要抽的太薄。
鋼車就比較舒適,但是重量上就較不吸引人,1500克已是市售車的極限了;鋼車的前叉,切勿貪輕而犧牲強度,導致與鋼的特性不搭配。
鈦合金的車舒適性佳,但整體強度仍不敵碳纖維,重量比碳纖重, 加工成本高。
碳纖維:可以說是無所不能,輕量、舒適、高強度,可以在同一個車架上找到。碳纖維車架,並不在於你用的是多強的碳纖布,而在你如何將每一克的布,放到必要的位置。外觀看起來一模一樣,用同樣的碳纖的車架,可以是完全不一樣的車架。
輪組
越寬的的框, 吸震越差,如板框比傳統方框顛, 直拉鋼絲也比交叉編法不吸震,三交叉又比雙交叉吸震, 雙抽甚至三抽鋼絲比圓鋼絲吸震。
鋼質幅條比鋁的幅條吸震,鈦幅條吸震很好, 但太軟了, 會常要校正; 碳纖幅條也是避震很好,不過維修較困難。
輪胎
外胎:輪胎的舒適性決定於胎壁的材質、橡膠的成分。 胎壁一般是以多層棉布膠合而成,再黏上橡膠。 胎壁越薄, 棉布棉枝數越高(以tpi表示 如290tpi 比350tpi少) 越柔軟。若有加上一些防刺破材質,會更硬, 更重 。 橡膠則以天然橡膠最軟, 路感最佳, 不過也最不不耐磨, 2000公里就偷笑了。 橡膠加矽化物可較耐磨, 改善摩擦係數, 這就得看各廠牌的配方了。
不過各廠牌不同輪胎型號間似乎有著共同的特性,也就是說, 換胎最好也換廠牌, 差異較明顯。 我的經驗是 continental較硬調, michelin 較軟調, veloflex最軟, victoria 早期較硬, evo已有改進。
內胎:很多人都不知道內胎除重量不同外, 材質也有不一樣。 最多的是butyl ,也就是常見黑色的, 材質較硬, 越輕的胎壁越薄、越軟, 也越易破。panaracer 出過一條綠色超輕內胎, 較耐 ,不過也較硬, 也不便宜。
早期continental出過乳膠內胎,很柔軟, 重量也輕, 路感很服貼柔軟, 不過好像停產了, 大概michelin、 deda、 victorria 還有做, 不過賣的人不多, 價位也較高, 不過仍是很值得一試。
乳膠內胎怕水及有機溶劑, 裝的時候滑石粉多用一點; 另外乳膠毛細孔多, 易洩氣, 需每次騎乘前打氣, 也是較不方便之處。
管胎與內外胎
管胎縱切結構是一正圓,內外胎則像啞鈴; 管胎壁承受壓力較平均,尤其是側向過彎時更明顯。 一般而言, 同樣材質的管胎路感好過內外胎。 管胎選擇與內外胎一樣, 比較胎壁、 橡膠,及內胎材質。
同一公司同一型號的胎,有一些會有輕量化版本, 如 michelin pro race light, continental supersonic 等, 這些不外乎是拿掉防刺破層, 減少胎壁厚度, 五層變三層, 減少橡膠厚度, 輕量化同時路感會較軟, 不過也較易破, 較不耐磨, 用於重要比賽仍很值得。
早期管胎生產廠家多,目前少多了, 因管胎是需百分之百手工製造, 老師傅也都不在了, 目前大多在東南亞 ,歐洲老廠屈指可數。 其實棉質胎壁仍不是最軟且會老化變硬, 尤其是雨天最傷, 想想看衣服越洗越硬, 就可明瞭。 衣服材質中, 什麼最軟呢? 對了,絲綢最軟, 越老的絲,越軟。 早期最好的管胎就是用絲綢胎壁, 柔軟無比, 越放越軟, 可打到更高胎壓又不會顛到減低抓地力, 只是怕太陽紫外線。還記的阿姆斯壯的比賽用管胎需熟成嗎, 那大概就是這個了。 目前還有嗎, 有的, 阿姆斯壯用的, 你也買的到。
目前很多廠商為了宣傳其OPEN的外胎,做了一些內部的測試,都號稱內外胎比起管胎摩擦阻力小,不過ㄧ般測試胎壓似乎都只有100-110PSI,是否能發揮管胎的實力呢?不過看看選手們七成以上都是用管胎,心裡也該有個數了。管胎再比賽時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即使破了還可以繼續騎,洩氣也較慢,可位選手在隊車來到之前,多爭取些時間。
這些調整花費,車架>輪組> 外胎> 內胎, 聰明的你知道該如何做了吧!
舉例:鈧合金的鋁車,本來就很硬調, 吸震差, 不過卻是輕量車架中最便宜的, 2-3萬之內就可以買到1000克以下的車架。 若你配上鋁合金車手、座桿, mavic ksyrium, 再加上100克的butyl內胎, conti sport外胎, 打到120psi ,包準你抖到下巴合不起來, 雙手麻到像中風, 騎一個鐘頭就得下馬。 這時可以嘗試換成michelin pro race+ 乳膠內胎, 若仍很顛, 手工編輪組,前後32根鋼絲,三交叉,也可以輕易達到1600克, 與ksyrium一樣, campy record 花鼓+DT RR1.1輪圈+DT Revolution 2.0-1.5-2.0 鋼絲+鋁頭, 約在1580克,花費也比KSYRIUM低, 但應該會讓你在坐墊上的日子好過很多。
坐管、 坐墊
碳纖坐管,可以有效的隔絕路面震動,有OFFSET的比直立式舒適。坐墊本體及座弓若也用碳纖做,也會較舒服 ,不過也可能會搞的太軟, 影響坐姿的穩定, 必須注意。
坐墊以有襯墊較舒服,不過越軟的坐墊不一定越舒服, 因泡棉或矽膠材質,一開始作會覺得軟軟的很舒服, 久坐卻容易因彈性疲乏而有壓力點,且散熱較差, 跟買沙發及床一樣,不能憑壓一壓,坐一下就決定的。 總之還是得繳一些學費, 我前後大概買了有三十個坐墊吧!
龍頭與把手
龍頭也有碳纖的,不過因龍頭兩端均有固定螺絲, 造成製作上較困難, 需做的很粗壯, 重量常比鋁合金重, 價錢又高, 並不是很理想。 要緩和路面傳到手的震動, 其實碳纖把手會是更好的選擇,它的力臂較長, 可較有效吸收震動, 再者也比鋁輕, 是不二之選。 不過有些人會覺得它較軟一點,尤其是衝刺型重量級選手, 不過對我而言是沒問題 。
騎車的人其實都有點自虐, 不過想要自虐,也得要騎的夠久才過癮,不然你永遠不會知道什麼是大腿,小腿一起抽筋的感覺
路面震動的傳導:車胎:內+外胎、輪組、車架+前叉 。
身體接觸部位:坐墊+ 坐管、把手+龍頭 。
這些組件是影響騎乘舒適姓及品質最重要的,當你的車騎起來覺得太硬調,很震,或路感較不明顯、模糊, 都可以在這些細節稍加調整。
其他部分零件主要是傳動系統,與效能有關,或是個人偏好,campagnolo、shimano 任君選。
車架
車架會決定大部分騎乘品質,著重剛性或吸震,會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近年來, 碳纖的進步, 很多車架都可以做到兩者兼顧;五通剛性佳,踩踏不損耗, 鏈支傳動直接 ,頭管強度夠 ,操控準確。前三角側向較硬,抽車不亂擺, 後叉避震佳, 前叉側向、前後穩定, 上下可吸震。 目前市售高級車架的設計,都已把搭配前叉的特性做一並考慮, 如果想自行更換, 得多下點功夫研究,可能也得腳一些學費。
鋁車而言, 比較顛,尤其是輕量化,彈起來像易開罐,重量小於1100克的鋁材;一般如果你看到管徑越粗,代表鋼性佳,更輕, 但也犧牲掉舒適性,這時,可用碳纖後叉及鏈支來增加書適度。鋁車其實也可以做的很像鋼車,只要抽管不要抽的太薄。
鋼車就比較舒適,但是重量上就較不吸引人,1500克已是市售車的極限了;鋼車的前叉,切勿貪輕而犧牲強度,導致與鋼的特性不搭配。
鈦合金的車舒適性佳,但整體強度仍不敵碳纖維,重量比碳纖重, 加工成本高。
碳纖維:可以說是無所不能,輕量、舒適、高強度,可以在同一個車架上找到。碳纖維車架,並不在於你用的是多強的碳纖布,而在你如何將每一克的布,放到必要的位置。外觀看起來一模一樣,用同樣的碳纖的車架,可以是完全不一樣的車架。
輪組
越寬的的框, 吸震越差,如板框比傳統方框顛, 直拉鋼絲也比交叉編法不吸震,三交叉又比雙交叉吸震, 雙抽甚至三抽鋼絲比圓鋼絲吸震。
鋼質幅條比鋁的幅條吸震,鈦幅條吸震很好, 但太軟了, 會常要校正; 碳纖幅條也是避震很好,不過維修較困難。
輪胎
外胎:輪胎的舒適性決定於胎壁的材質、橡膠的成分。 胎壁一般是以多層棉布膠合而成,再黏上橡膠。 胎壁越薄, 棉布棉枝數越高(以tpi表示 如290tpi 比350tpi少) 越柔軟。若有加上一些防刺破材質,會更硬, 更重 。 橡膠則以天然橡膠最軟, 路感最佳, 不過也最不不耐磨, 2000公里就偷笑了。 橡膠加矽化物可較耐磨, 改善摩擦係數, 這就得看各廠牌的配方了。
不過各廠牌不同輪胎型號間似乎有著共同的特性,也就是說, 換胎最好也換廠牌, 差異較明顯。 我的經驗是 continental較硬調, michelin 較軟調, veloflex最軟, victoria 早期較硬, evo已有改進。
內胎:很多人都不知道內胎除重量不同外, 材質也有不一樣。 最多的是butyl ,也就是常見黑色的, 材質較硬, 越輕的胎壁越薄、越軟, 也越易破。panaracer 出過一條綠色超輕內胎, 較耐 ,不過也較硬, 也不便宜。
早期continental出過乳膠內胎,很柔軟, 重量也輕, 路感很服貼柔軟, 不過好像停產了, 大概michelin、 deda、 victorria 還有做, 不過賣的人不多, 價位也較高, 不過仍是很值得一試。
乳膠內胎怕水及有機溶劑, 裝的時候滑石粉多用一點; 另外乳膠毛細孔多, 易洩氣, 需每次騎乘前打氣, 也是較不方便之處。
管胎與內外胎
管胎縱切結構是一正圓,內外胎則像啞鈴; 管胎壁承受壓力較平均,尤其是側向過彎時更明顯。 一般而言, 同樣材質的管胎路感好過內外胎。 管胎選擇與內外胎一樣, 比較胎壁、 橡膠,及內胎材質。
同一公司同一型號的胎,有一些會有輕量化版本, 如 michelin pro race light, continental supersonic 等, 這些不外乎是拿掉防刺破層, 減少胎壁厚度, 五層變三層, 減少橡膠厚度, 輕量化同時路感會較軟, 不過也較易破, 較不耐磨, 用於重要比賽仍很值得。
早期管胎生產廠家多,目前少多了, 因管胎是需百分之百手工製造, 老師傅也都不在了, 目前大多在東南亞 ,歐洲老廠屈指可數。 其實棉質胎壁仍不是最軟且會老化變硬, 尤其是雨天最傷, 想想看衣服越洗越硬, 就可明瞭。 衣服材質中, 什麼最軟呢? 對了,絲綢最軟, 越老的絲,越軟。 早期最好的管胎就是用絲綢胎壁, 柔軟無比, 越放越軟, 可打到更高胎壓又不會顛到減低抓地力, 只是怕太陽紫外線。還記的阿姆斯壯的比賽用管胎需熟成嗎, 那大概就是這個了。 目前還有嗎, 有的, 阿姆斯壯用的, 你也買的到。
目前很多廠商為了宣傳其OPEN的外胎,做了一些內部的測試,都號稱內外胎比起管胎摩擦阻力小,不過ㄧ般測試胎壓似乎都只有100-110PSI,是否能發揮管胎的實力呢?不過看看選手們七成以上都是用管胎,心裡也該有個數了。管胎再比賽時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即使破了還可以繼續騎,洩氣也較慢,可位選手在隊車來到之前,多爭取些時間。
這些調整花費,車架>輪組> 外胎> 內胎, 聰明的你知道該如何做了吧!
舉例:鈧合金的鋁車,本來就很硬調, 吸震差, 不過卻是輕量車架中最便宜的, 2-3萬之內就可以買到1000克以下的車架。 若你配上鋁合金車手、座桿, mavic ksyrium, 再加上100克的butyl內胎, conti sport外胎, 打到120psi ,包準你抖到下巴合不起來, 雙手麻到像中風, 騎一個鐘頭就得下馬。 這時可以嘗試換成michelin pro race+ 乳膠內胎, 若仍很顛, 手工編輪組,前後32根鋼絲,三交叉,也可以輕易達到1600克, 與ksyrium一樣, campy record 花鼓+DT RR1.1輪圈+DT Revolution 2.0-1.5-2.0 鋼絲+鋁頭, 約在1580克,花費也比KSYRIUM低, 但應該會讓你在坐墊上的日子好過很多。
坐管、 坐墊
碳纖坐管,可以有效的隔絕路面震動,有OFFSET的比直立式舒適。坐墊本體及座弓若也用碳纖做,也會較舒服 ,不過也可能會搞的太軟, 影響坐姿的穩定, 必須注意。
坐墊以有襯墊較舒服,不過越軟的坐墊不一定越舒服, 因泡棉或矽膠材質,一開始作會覺得軟軟的很舒服, 久坐卻容易因彈性疲乏而有壓力點,且散熱較差, 跟買沙發及床一樣,不能憑壓一壓,坐一下就決定的。 總之還是得繳一些學費, 我前後大概買了有三十個坐墊吧!
龍頭與把手
龍頭也有碳纖的,不過因龍頭兩端均有固定螺絲, 造成製作上較困難, 需做的很粗壯, 重量常比鋁合金重, 價錢又高, 並不是很理想。 要緩和路面傳到手的震動, 其實碳纖把手會是更好的選擇,它的力臂較長, 可較有效吸收震動, 再者也比鋁輕, 是不二之選。 不過有些人會覺得它較軟一點,尤其是衝刺型重量級選手, 不過對我而言是沒問題 。
騎車的人其實都有點自虐, 不過想要自虐,也得要騎的夠久才過癮,不然你永遠不會知道什麼是大腿,小腿一起抽筋的感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