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超感人! "為了你篇"TVC
目前分類:科技新資訊 (12)
- Aug 10 Mon 2009 13:38
中華電信超感人! "為了你篇"TVC
- Nov 10 Mon 2008 21:45
Honda的行走輔助裝置
- Nov 10 Mon 2008 21:43
不貶值的電腦:純金打造的PC
- Nov 10 Mon 2008 21:39
節能減碳系列:太陽能風帆貨輪
- Oct 04 Sat 2008 00:40
手機、隨身碟、皮包以及鑰匙,都是肉做
- Oct 04 Sat 2008 00:39
Sony PRS-700 電子書發表

電子書(或準確的說,電子書閱讀器)有觸控螢幕這麼重要嗎?小薑認為是的,因為書本的一大功用,是可以在上面做筆記。如果可以直接在上頭畫線寫字的話,小 薑真的可能會去買一台回來,可惜目前只限於用螢幕上的觸控鍵盤打字,所以嚴格說起來和 Kindle 差別不是那麼大。不過 PRS-700 支援類似畫螢光筆的功能,而且可以用手滑過畫面的方式翻面,更內建了一組環繞在畫面四周的閱讀燈,是比上一代要進步了許多。
不過據網路上玩過的人的留言來看,螢幕本身的技術並沒有太大的進步,仍然要一點時間來翻頁、更新,而且機器本身反應也還是有點慢。所以除非你真的有個 $400 美元的閒錢在身邊沒處花的人,不然還是再等下一代的技術吧!
- Oct 04 Sat 2008 00:38
裝太陽能發電板補助新台幣十五萬

這年頭大家都在講節能省碳,尤其是股市崩盤之後。然而透過太陽能儲電也是大家想作卻又不知如何下手的作法。根據太陽光電資訊網指出,現在一般民眾申請裝太陽能發電板最高可補助一半(補助上限為新台幣15萬)。而這套需要花費新台幣30萬的儲電系統,可發揮到每小時可發電一度的效果,換句話說,如果一天可曬日12小時,一個月就可得到360度的電力(完美情況下),相當於省下 360 x 3.5 = 1,260 元新台幣。
好了,那我們花了十五萬裝這套系統,在上述設定的情境下,得要使用 120 個月才能回本,就是十年囉(太陽能儲電板的壽命為二十年)!不過我們換個角度,地球對我們那麼好,花個十五萬回饋給地球的心意可是無價的呢!擊點原文連結看更多太陽能發電板相關資訊。
- Oct 04 Sat 2008 00:35
豐田研發後座乘客安全氣囊

安全氣囊究竟要幾顆才夠看。
兩顆?嗯,基本價。
六顆?還不賴。
好啦,半買半相送,再加一顆保護腿部,給你最完善的七安,夠高檔了吧!
只不過不管是雙安、六安還是七安,這些安全氣囊主要的防護對象大多都是前座的乘客。除了側簾氣囊或多或少可以防護後座乘客側撞時的衝擊力外,對於遭受後方追撞時經常造成的頸椎傷害卻沒有太大的幫助。因此日本豐田(Toyota)公司預計在今年年底之前為旗下的 iQ 車型安裝上這款特製的後座安全氣囊,不僅能夠在第一時間保護後座乘客的頸椎,同時也可以減少後側玻璃四處飛散的風險。
當然,車輛有越多安全防護措施是件好事,不過更重要的則是希望這些安全設備都只是備而不用。畢竟當每個人都能安安全全的駕駛,才是平平安安回家最好的一條路。
- Oct 03 Fri 2008 18:35
宏碁發表法拉利造型的22吋LCD螢幕
- Oct 03 Fri 2008 09:12
挑紙板當棉被取暖,這款一定最有效
- Oct 03 Fri 2008 09:08
讓人一早起床就要打手槍的時鐘
- Sep 30 Tue 2008 01:32
百萬畫素的迷思

數位相機的畫素數,在科技界是個很有趣的東西 -- 大家都知道畫素高的比較好,但很少有人知道好是好在哪裡,好多少,或甚至自已用不用得到。反正一台寫著 8mp,一台寫著 10mp,那就拿 10mp 的那台就對了。小薑在這裡做了兩張圖,協助大家將 mp 數換算成真實世界的大小比較。上面藍線的部份代表了一般消費型數位相機(長寬比 4:3),下面紅色的是數位單眼相機(長寬比 3:2)。圖上的框框大小是真實大小的 1/10。
畫素數代表什麼意義?最簡單的解釋方式,就是將長和寬兩個數字乘在一起,就是這塊感光器有多少畫素了。舉例來說,1280x960 是 1228800,那我們就簡稱它為 130 萬畫素,或 1.3 百萬畫素。在「理論上」,用愈多畫素來表示一張圖,那自然就可以表現出愈多的細節,或是印出愈大張的照片,而不會看到顆粒或鋸齒。這也是一般人認定為什麼畫素數愈高愈好的主要原因。
但是...
這種說法,只適用於一兩百畫素的那個年代。在圖中小薑放入了 6"x4" 照片以 300PPI 列印時的大小參考,300PPI 大約是一般人用正常的距離看照片時,不會覺得有顆粒的相片列印解析度。在這種解析度下,其實 3mp 的相機就綽綽有餘了。就算是再高一倍的解析度 -- 600PPI 好了,那也是8mp 左右就能搞定了,根本沒有用到更高解析度的理由。在電腦上看呢?Full HD(1920x1080)的螢幕,要拿來看 3mp 的照片(2048x1536)還要縮呢!
高畫素還有另外兩個衍生性的問題。第一個是雜訊:為了維持相機體型的嬌小,在畫素增加的同時,是很難同時將感光器放大的,因此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將感光器上的每個畫素做得更小,讓同樣大小的感光器上可以塞更多的畫素進去。每個畫素都變小了,但整體接收到的光量卻沒什麼改變,直接的結果就是每個畫素分到的光量也跟著變少。為了維持和原來一樣的亮度,工程師只能加強訊號,但訊號加強的同時,雜訊卻也被加強了。為了再把雜訊壓制下去,影像處理晶片必須將照片做一些模糊處理,而模糊處理的結果 -- 很諷刺的 -- 就是解析度下降。所以繞到最後,我們經常會發現 10mp 的相機和 12mp 的相機實際解析度相差不遠的情況,也就是說,你直接把 10mp 的相機用 Photoshop 放大到 12mp 大小,就是 12mp 相機拍出來的照片了 orz。
第二個衍生性的問題是鏡頭。鏡頭的設計和製作是一門很高難度的學問,特別是現代數位照相機的鏡頭都小小的一點點,可是動不動就五倍十倍變焦、28mm 起跳的,其實已經將鏡頭差不多推到極限了。在這種情況下,鏡頭難免會有些光學上的失誤,像是紫邊、邊角模糊之類的,而高畫素只表示這些小問題會被看得一清二楚而已。更有甚者,最近已經有一些案例,似乎感光器的解析度已經超過鏡頭的解像力了。這種情況發生的話,畫素數再高也沒有用,因為只看得見鏡頭的爛啊!
數位單眼相機之所以在畫質表現上高出消費型相機甚多,主要原因也就在感光器的大小上。以現代消費機而言,感光器對角線長 1/2.3" (8mm)都算是大的了,但全幅的數位單眼相機感光器對角線長達 35mm,自然就可以避開許多雜訊的問題,讓相同畫素數的數位單眼相機實際解析度常常高於消費型相機。同時單眼相機在鏡頭上多少比較有選擇,即使感光器解像力高於鏡頭(Canon 450D 的解像力就高於 Kit 鏡),但至少不管怎樣都還有買更好的鏡頭來換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