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會開車的人看轉速,不會開的看時速。那會騎車的勇腳呢 ? 當然看轉速囉﹗

肌耐力是與單次收縮力量成反比的?????????? 白話文就是說 :單次用力越大,能做次數越少。

以舉重選手為例:當100公斤舉的起,而101公斤卻失敗了,那這選手的1RM (僅能舉起一次的重量) 就是100公斤。而能舉起十次的重量 (10RM)就比較小, 一百次的就更小了;理論上當重量小至某一程度,則可無限次的重複。


在騎車時,為達到一定速度有好幾種踩法,以700 × 23C 為例,輪子滾動一圈為2.096公尺,當要維持30公里的時速,有下列組合:

公式 : 時速 = 齒盤齒數÷飛輪齒數 × 輪周長 × 轉速 × 60

30.000= 39 ÷ 21 × 2.096 × 128.5 × 60

30.000= 53 ÷ 21 × 2.096 × 94.5 × 60

30.000= 53 ÷ 19 × 2.096 × 85.5 × 60

30.000= 53 ÷ 12 × 2.096 × 54 × 60

在53/21的齒比時,你需要很大的踩踏力量,也就是在曲線的左方,較容易疲乏。

在53/19的齒比時,你需要較小的踩踏力量,也就是在曲線的較右方,較不容易疲乏。

在53/21的齒比時,你需要更小的踩踏力量,也就是在曲線的更右方,更不容易疲乏。

在39/21的齒比時,你需要最小的踩踏力量,也就是在曲線的最右方,最不容易疲乏。


但我們來看看在39/21的齒比時,高達128的轉速,會使你無法穩定的坐在座墊上,造成無謂的能量損失,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較快疲乏。

那一定是有一個最適當的轉速可以讓你騎的夠快又不會累囉!這個數字,在公路車,一般約在85-100間,因人而異,必需自己嘗試。


而在測試時很重要的是,必須達到預期的心跳值 (70-85% 最大心跳為耐力訓練的參考值,相當於一般平路;大於90%則是爆發力訓練,相當於上坡 )才有意義。

首先選定一個速度 以二到三種齒比其同一路段比如:時速30,齒比53/21、 53/19、53/17, 騎個3-5公里,看看平均心跳值,較低的表示較適合你。另外太低或太高的轉速是不適合的。太低腳先酸,太高騎乘不穩。

比方說,在平路上,維持三十公里時速,在53/19齒比時,心跳為150,而53/21齒比時,心跳為 146,那麼95的轉速比85更適合你,反過來說 53/21齒比,心跳150時,你可以比30公里還快。

轉速配合心跳是非常實用的自我測試法,只需碼表附轉速功能,再加上心跳表就可以做到。找一條常騎的平路及上坡,你也可以做得到。


如果沒有心跳表,也可以用自己喘的程度來評量。有經驗的人。這個也是很準的。

找一個緩坡, 分別以較接近的兩個齒比(如 39/17 及 39/16) 以一樣的速度,騎上坡幾次,感覺兩個不同的喘的程度,你會發現,同樣一個坡,某一轉速會較輕鬆。

這個方法也是有較不足的地方,在於自行車的耗能來自於車胎摩擦力、風阻、坡度,尤其是風阻與坡度最影響到耗能;單轉速是無法反映出阻力大小,必需再加上出力大小,才有辦法百分之ㄧ百反映出車手的能耐。能最佳反應出這些阻力的就是踩踏的力量與踩踏的速度的乘機 (文言文: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功率) 最理想是再直接測出踩踏的力量,這也就是世界級的選手會用SRM Powermeter做為訓練的最佳利器,因它可以測出踩踏瞬間的功率藉以換算出力量。(註1) 不過裝備價位過高,對業餘選手而言,可能經濟效益不高。

不過最佳轉速是會隨著訓練的方法而改變的,如阿姆斯壯在的2000和2004環法山地賽段的轉速就明顯提高很多,而個人之間的差異,則以2004環法第16站山地個人計時賽為經典,你可以看到Jan Ullrich以較低的轉速踩著重齒比,與Armstrong以超高的轉速踩著輕齒比的差別,至於你是Ullrich或是 Armstrong就等你自己去發掘了。

(註1):功率 Watt = 功 ÷ 時間

功 =力量× 距離

一匹馬力 = 746 Watts

阿姆斯壯以38分爬上L’Alpe d”Huez約為450Watt 不足一匹馬


裝備建議:

附有轉速功能的碼表: 如 Campagnolo Ergo Brain, Sigma BC1600, Shimano Flight Deck, Cat Eye CC-CD100(最抵買),Vetta 100

心跳表:Sigma, Cat Eye, Polar都有,試預算決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tic090 的頭像
    matic090

    ●◎●諺仔~Yen's~心情手札●◎●

    matic09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