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行車運動是體力需求最高的, 如環法,環義,二十站的賽事, 每站平均4-5小時, 中間僅兩天休息, 有什麼運動比這個更累人呢?
怎麼吃可以騎得更快, 聽起來似乎不太合理, 但是自己試過後真的還有這麼一回事。再參考一些運動醫學期刊後, 大概以下結論是較被接受的, 如果其他有什麼獨門秘方,那就得自己試試看。


首先先複習一下生理學
人類的能量來源有醣類 、蛋白質、 脂肪。


醣類,分為單糖、 多糖; 一克醣類可產生四大卡。

單糖: 葡萄糖、 果糖、 半乳糖。
葡萄糖: 可直接被腸道吸收利用, 效果最迅速。
果醣: 腸道吸收較慢,有時會拉肚子。
半乳糖: 構成乳糖。
雙糖:
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與一分子果糖縮去一分子水而成。稍為比葡萄糖甜,但甜味不如果糖。
麥芽糖:由二分子葡萄糖脫去一分子水縮合而成。麥芽糖是澱粉部分水解產物。
乳糖:由一分子葡萄糖與一分子半乳糖脫去一分子水縮合而成。中國人常有乳糖不耐症,易拉肚子。

多醣類:

多醣類是由很多單醣脫去水分子結合而成的巨大分子聚合物。重要的多醣類有澱粉(starch)、纖維素(cellulose)和肝醣(glycogen)。

澱粉:是由α-葡萄糖所組成之同元多醣。澱粉是由數百至數千個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化合物。澱粉又可分成直鏈澱粉(米 麥粉) 和分枝澱粉( 糯米) ,直鏈澱粉的分子量較小,可溶於水易消化,分枝澱粉的分子量較大,難溶於水 不易消化。

肝醣:通常存於動物體內,即動物將所攝取的澱粉分解為葡萄糖後,可再將它聚合成肝糖,並儲存於肌肉和肝臟中。待生物體血糖降低時,肝糖可迅速分解成葡萄糖,以補充其不足,並藉此維持血糖之濃度。

醣類食物, 在進到胃後, 以葡萄糖吸收最快, 尤其是流質, 可以使血糖快速上升, 澱粉就較慢, 在選擇時必須注意。


脂肪 由脂肪酸構成, 一公克可產生九大卡, 不過代謝途徑較長, 效率較差, 無法快速提供能量。

蛋白質

動物性蛋白含較多必須胺基酸, 植物性蛋白含較少必須胺基酸。
蛋白質一公克約可以產生四大卡, 不過它並非主要熱量來源, 倒是在激烈運動後, 肌肉內會有一些細微損傷, 就需胺基酸來修補, 在強度較高的訓練後可以提高蛋白質攝取。


身體內能量儲存有幾種
ATP 儲存於肌肉內,為最直接能量來源,只能維持幾秒鐘,百米還沒跑完就掛了。

血糖 肝醣 血糖為血液中的葡萄糖, 肝醣, 儲存於肌肉和肝臟中, 血糖降低時,肝糖可迅速分解成葡萄糖,以補充其不足,並藉此維持血糖之濃度。這是快速的能量來源, 約可以撐兩個鐘頭。

脂肪 存量最多, 佔體重10-25%, 不怕用不完 ,只怕太胖, 騎不動。


由以上我們可以知道 當你騎2-3小時會有騎不動的狀況 最主要原因就是肝醣耗盡了。


如何增加你的耐力呢:

增加身體內儲存肝醣的能力:
這唯有有固定的訓練才做得到,經由不斷的刺激肝醣分解儲存,使肝醣存量上升。


保持肝醣儲存量
肝醣合成速度在運動完兩個小時內是最高的, 在這段時間內一定要補充醣類, 當你運動完, 必須迅速補充足夠醣類, 使肝醣迅速補充, 不至於明天會騎不動。 運動完兩小時之內補充是最有效, 一公斤體重約需一克醣類 ,以流質葡萄糖為佳。


運動前飲食
運動前半小時至一小時, 可以吃一些較易吸收的醣類, 約在50-80克左右, 可以提昇戰力。 不過如果以純粹葡萄糖, 有些人血中胰島素會大量上升, 易在幾分鐘後有低血糖。 不過並非每個人都如此。 如果有這種狀況, 改吃簡單的麵包或香蕉也可以。

運動前兩小時,可吃正餐。以複合式醣類,蛋白,脂肪,適當比例即可。


適度在運動中補充醣類
在小於兩個小時的運動, 只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就好了, 運動中會有些脫水, 但不要太過分, 脫水大於體重的2%就會影響表現。 糖分的補充則在大於兩小時的運動就很重要, 且從一開始就要補充。
前兩個鐘頭, 一小時每公斤需補充一克醣類, 以葡萄糖為佳, 兩個鐘頭後必須一次補充100克約400大卡左右易吸收消化的醣類、脂肪、蛋白質。 如不要太熟香蕉, 三明治, ENERGY BAR等, 有一些多醣類的食物, 這樣才可以維持體力。


調整運動強度

強度較高, 大於最大心跳80%, 會加速肝醣消耗; 在強度低時, 小於最大心跳70%,可以使脂肪利用度增高, 所以配速是很重要的。


不同的騎乘狀況有不同的飲食
1: 耐力培養: 通常訓練時間長, 強度低, 如3-4小時, 70%最大心跳以下, 這時醣類需求較低, 脂肪需求高, 可以以低醣類飲食來達到加速脂肪代謝, 30%醣類 30%蛋白 40%脂肪, 甚至更高的脂肪都有人建議。 這也是選手在賽季前第一階段的訓練, 6-7小時, 低於70%最大心跳, 訓練耐力, 減去脂肪。
2: 隨著訓練強度增加 醣類消耗比例會跟著上升, 會達到60-70% ,確保肝醣是處於飽滿狀況, 才能進行強度較高的訓練。
3: 連續站的賽事 如環法, 每日飲食是要計算的, 一定要補足當日所用掉的 ,不過仍以醣類為主。理論上肝醣的存量可以在24小時之內再次補足,也就是每天都是個新開始。不過如果當天強度過強,會造成肌肉損傷,這樣會減緩肝醣的合成。這也就是在連續爬坡賽段,很少能看到連莊的因素。


在台灣 我們可以將常見食物做一比較
米飯 麵食 最佳醣類來源 , 一碗飯相當於30克醣類 ,消化快易吸收。
糯米 如米糕、 肉粽、 飯團, 消化慢,運動前六到八小時內不建議。
運動飲料 最快的醣類來源, 含葡萄糖者為佳 , 果糖不宜過高。 口味是很重要的, 一定要喝的習慣, 喜歡喝合口味的最好 , 吸收也好, 不會反胃。 糖的含量也不宜過高, 太甜的飲料進到胃裡反而會造成脫水, 會越喝越渴, 至於自己可不可以忍受高糖飲料, 只能實際試試。 一般建議糖濃度不要高於6% (每百西西低於24大卡),滲透壓也不要太高,不然會造成脫水,越喝越渴。


水果 香蕉是最適合的, 熟度越熟, 單醣類越多, 血糖上升越快, 不適大量糖者須注意, 宜選用是當熟度的香蕉。


水分的補充
身體的百分之七十是水, 水分流失, 會影響血液的總量, 降低心臟輸出,影響運動表現。 一但水份流失超過體重的百分之二, 表現就會明顯下降。運動前水分補充, 可提高血液總量, 提昇戰力, 尤其是添加鹽分更佳 。
運動必需適時補充水分, 等口渴再喝已經來不及, 不過流汗與溫度關密切, 尤其台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 溼度也高, 水分流失快, 必須注意。水分補充可以以15-20分鐘唯一單位,如ㄧ小時需補充1000CC,就每15分鐘呵250CC.

比起30分鐘喝500CC好。
每個人對水分需求量不一樣 , 有些人可以忍受較高的脫水, 有些人則對脫水耐受力很差, 必須要了解自己的狀況。 建議在騎車前後秤體重, 再參考水的攝取量, 就可以知道自己流汗的量。 如果前後體重差超過兩公斤, 那就得多帶壷水了。
水分的補充可以配合醣類, 如果自己每小時需1000cc的水, 每小時同時要60克的糖, 那就可以用含百分之六糖的飲料。
汗水除了水外,還有鹽分的電解質, 所以不能只補充水, 必須加入適當鹽分才行。


所以運動前後要怎麼吃呢?

運動前兩小時吃正餐。
運動前30分到一小時 , 補充水分+醣類+鹽分。每公斤體重約一克糖。
運動中, 每小時每公斤體重一克葡萄糖+水分+電解質。
運動後兩個鐘頭內, 每公斤補充一公克葡萄糖+水分+電解質。
這三個階段,其實只要一種運動飲料就可以解決了。


騎車前來杯咖啡嗎?

不錯的主意, 咖啡可增進肌肉的表現, 喝了可提升戰力。 不過你也發現了嗎? 喝玩咖啡約十幾分鐘後,會一直跑廁所。 因為咖啡因有利尿的功能, 這會使身體流失更多水分, 對運動是不利的, 那該怎麼辦呢 ?
喝完咖啡必須馬上上車, 因為運動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抵銷咖啡因的利尿效果, 這樣你就不會直跑廁所了,同時戰力也提高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tic090 的頭像
    matic090

    ●◎●諺仔~Yen's~心情手札●◎●

    matic09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