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周日晚間八時許...
奉小明之命~ 力羽車隊團員集合於車店中準備今晚的秘密集訓!
八點時間一到拉下鐵門後~ 前往今晚集訓地點就在...
.
.
.
.
.
.
.
.
.
.
目前分類:單車生活家 (71)
- Feb 01 Sun 2009 22:24
車隊秘密集訓
- Jan 31 Sat 2009 15:00
2009 春節小環島
2009 春節環島活動今年還是衣樣單獨進行,不過今年的時間比較短只有初一~初三的時間來跑,原本計畫是試跑一趟
Never Stop!回瀾300K 的路線,不過初一/二宜蘭花蓮天後都不佳的情況下只好繼續向南前進~繞南迴公路到高雄.
成為了小環島半圈~
三天的時間裡由於交通工具是腳踏車,整個行程也不需要像去年2008那般的趕路,故今年有住上兩晚的旅館,好舒服~
以下的文章內容會配上心跳/高度/路線圖表來說明.
實際路線:
Day 1:樹林>新店>北宜公路>宜蘭>蘇花公路>花蓮壽豐鄉
Day 2:花蓮壽豐鄉>線道139>玉里接台9線>台東鹿野(300K折返點)>台東市>太麻里
Day 3:台東太麻里>南迴公路>屏東>高雄鳳山>>搭車回台北
- Jan 23 Fri 2009 14:22
沒有坐墊的下坡車Bergmönch!
沒有坐墊的下坡車Bergmönch! 重達21磅
相關影片:
- Jan 12 Mon 2009 12:48
登山車防竊標籤
- Jan 01 Thu 2009 11:12
2009 國內單車賽事
賽事行事曆:
藍色--- 全國聯賽公路賽
綠色--- 全國聯賽越野賽
橙色--- Neverstop-永不放棄系列
日期 賽事名稱 級別 分類
2009/2/28 (六) 觀海大鵬灣、樂山北大武 超級鐵人三項
2009/3/21 (六) 北海岸自行車大賽 C 公路賽第一站
2009/3/28 (六) 洄瀾極限挑戰300K
2009/3/29 (日) 洄瀾極限挑戰300K
2009/4/19 (日) 台北市青年盃
2009/4/25 (六) 環花東大賽-花蓮-台東 A 公路賽第二站
2009/4/26 (日) 環花東大賽-知本-花蓮 A 公路賽第三站
2009/5/16 (六) 坪林鐵馬新樂園越野車賽 A 越野賽第一站
- Dec 29 Mon 2008 13:34
X-TREME 國外測試評價
原始英文網頁(四顆星半評價):http://www.bikeradar.com/gear/category/components/wheel-sets/product/matrix-elite-32030
中文翻譯(電腦自動翻譯故語意有些奇怪):
X Treme 矩陣精英
"整合堅硬、 輕量和強度的合一"
Bikeradar 檢討 製造商說明使用者評語 由 Paul Verkuylen
X Treme 矩陣精英碳管式道車輪當中最亮我們 ’ve 在測試只 1050g (聲稱) 對還實現該功能使用一個輕鬆已蓋銷傳統的生成。
此外,一個數巧妙嵌入式的技術 – 和一個滾舊校技術-建議級別的強度和回應大於您料的重量。
X Treme ’s 發言特定周邊技術 (SSRT) 直接插入該裡姆模具發言孔不鑽井因此周圍的碳纖維保持不變及屈服拉耐孔應該。
- Dec 23 Tue 2008 08:34
XTC 最新進度
- Dec 22 Mon 2008 12:30
單車騎上高速公路
這是Specialized單車在美國網頁中的廣告...
不過看了還是很驚險!
- Dec 09 Tue 2008 07:57
陽金P字賽留影
- Nov 20 Thu 2008 18:25
騎單車的你會這樣做嗎?
騎單車的你會這樣做嗎? 小心喔...
- Nov 07 Fri 2008 07:59
藍寶堅尼 也可以載腳踏車
- Oct 28 Tue 2008 03:07
BIKEID 防竊標籤
首先說明何謂BIKEID!?
BIKEID 網站:http://www.bikeid.net/index.php
===================================================
BIKEID將推廣透過事前完整的自行車資料登記,讓每一位車友的愛車有專屬的身份,在發生失竊的情況時,車主可以透過BIKEID有效的失竊訊息發佈機制,以最快速度讓所有的車友獲知詳細的資訊,透過車友熱心的協尋,將可增加失竊愛車尋回的機會。找回您的愛車,BIKEID比您更在意!
在您每一次騎車返家之際,除了將旅程所有美好的回憶記錄下以外,是否也想把每次騎車的相關資訊記錄下來? BIKEID在此提供單車日記、最愛路線、常騎路線與時間、活動及訓練記錄等功能,讓車友能透過簡單及有效的方式,將個人的騎乘習慣及與有用資訊記錄下來,相信更能提升您騎車的樂趣。
為了讓自行車騎乘的環境更好、更安全,在此歡迎您加入BIKEID,一起來為創造優質的自行車環境盡一份心力。
===================================================
以上是關於這網站的說明,也是希望大家都能響應單車防失竊高風險的做法,盡一份心力.
一周前於BIKEID網站註冊車籍資料後,其中包括車輛各處的細節照片以及購買憑證等等都寫明完畢確認無誤後...
- Oct 27 Mon 2008 02:20
剎A旦的阿里山之役
自從上周三去給骨科醫生診斷膝蓋傷勢後,到今天也已經連續5天沒騎單車練習了...
白白浪費了五天的大好時光~ 沒有下雨的天氣!
每天都事晴或多雲耶!!! 天呀!對車手而言這莫過於是最大的折磨...
有車卻不能騎, 天天為ISP 保養, 看著她的身軀彷彿罪惡感充斥著我的心頭...
而且這幾天來不論什麼藥都吃盡了~ 有醫院開出的消炎藥/安麗的鈣片/牛腩十全大補湯!
交替的吃吃喝喝之下~~ 嗯哼! 總算到今天周日為止膝蓋的灼熱感有點消除了, 哈哈~ 天助我也!
周一跟力羽志明大哥講好要跟他借"力羽一號",這台就是要準備去參加全國聯賽第八站阿里山的車子~
還沒看過力羽一號到底是長啥樣子哩!?
- Oct 26 Sun 2008 00:10
狗牙安裝
- Oct 21 Tue 2008 00:58
新敗家LAS Squalo 公路車安全帽
自從上周牽了全新08年ISP後~ 已經開始公路賽車的訓練課程!
比起登山車的踩踏騎乘方式又更為進階, 所以技巧的摸索還有待進步!
但這點也在300公里磨合後改善許多... 現在人身部品只差最後一項就是安全帽的選擇了!
原本安全帽預計採用OGK超輕量化M號也不過190g重, 十分輕穎!
不過OGK的撞封面設計不良~ 可能在逆風側風時會有所損耗!
所以便聽從朋友的建議改買L.A.S Squalo 鯊魚系列公路車安全帽~
由於我的ISP 是黑白塗裝~ 所以就挑白色帽嘍~ 還有我連公路車鞋都是白色的!
嘿~ 這下可以當一個公路車的白色貴公子啦!(異想天開中...)
- Oct 04 Sat 2008 08:34
台北市河濱自行車道導覽圖
- Sep 27 Sat 2008 10:15
公路自由車訓練重點與能力提升
公路自由車訓練是一門結合力學、生理學、心理學、營養學及運動醫學等之應用科學(場地自由車訓練*也是)。
近年來,由於網路的發達,自由車愛好者在相關技術上皆有著墨。但這些討論中或多或少容易忽略了公路自由車訓練重點的差異性,而使不同訓練方法的重點失真。
有鑑於此;本短文針對公路自由車訓練的重點提出拙見供訓練參考。
ITT (個人計時) and TTT(團隊計時)訓練:著重在速度與速耐力的訓練。
特別是速耐力訓練,速耐力訓練需要極強的意志力,而且速耐力不易提升。在一般風向下(無強逆風或強順風),提升了騎乘速度會減少騎乘距離。反之;增加了騎乘距離會降低騎乘速度。為難度很高的訓練。建議在以不降低平均騎乘速度的原則下以漸進式的方法增加騎乘距離訓練之。
爬坡訓練:著重在耐力與肌力的訓練。體重與車重皆會影響爬坡能力。建議利用重量訓練、階梯訓練、或跑步來提升爬坡能力。如爬坡、重量訓練、階梯訓練、或跑步訓練太多,建議輔與訓練台訓練以防騎乘時的迴轉鈍挫。ITT and TTT能力的提升亦會提升爬坡能力,但爬坡能力的提升幫助ITT and TTT能力的提升有限,關鍵在於速度能力。同時別忘了下坡能力對長途公路自由車選手亦很重要,除非整個比賽只有上坡而無下坡,否則先前儘全力爬坡所領先的路段很容易因下坡能力不強被下坡能力強的選手追及。
長途公路訓練:為ITT and TTT及爬坡訓練的總合能力,但須著重在瞬間爆發力與爆發後的持續力訓練。建議以間歇訓練來提升瞬間爆發力與爆發後的持續力。唯由於長距離公路賽情勢多變,ITT and TTT與爬坡的能力皆須具備。耐力對長距離公路訓練亦很重要,但由於較易訓練且自由車愛好者對耐力訓練皆有一定的訓練知識與常識,因此本短文不另行討論。
- Sep 27 Sat 2008 10:12
FIND YOUR OWN TEMPO
談了很多踩踏的方法, 好像很多人會以為把踩踏練好就可以了; 其實在一些高強度的狀態下,尤其是上坡, 呼吸才是你該調節的。
運動時呼吸與步伐的調節是很重要, 跑步時,很多人會兩步一吸、兩步一吐等等, 但是在自行車上可以如此嗎?
呼吸關聯著全身運動的節奏與力量的來源, 在很多緩和運動中, 都會強調呼吸重要性, 如何調整, 如何感受呼吸的動作, 如太極、 瑜珈、 皮拉提斯、 亞歷山大、 費爾登克萊斯、、、等等。
我們來看看自行車上的狀況 , 雙腳的踩踏在固定轉速時是可以與呼吸去調節, 但是在山路時, 坡度的變化會使踩踏速度極為不穩, 想與呼吸配合,是難上加難,只會亂了呼吸, 到最後爆掉; 那同時注意踩踏與呼吸, 不就好了? 古有名訓, 一心不能二用, 你很難一次同時控制兩種動作, 不然你可以試試看! 如果你可以的話,那你可能是周伯通再世, 不然就得趕快找我, 安排個頭部電腦斷層, 檢查檢查。
那既然只能選一種, 選什麼呢? 我選擇調節呼吸, 踩踏就給它按到autoplay 。
我們先來上上呼吸生理學:
呼吸頻率正常人約在8-12次/分鐘 , 吸氣與吐氣時間比約為2:3, 也就是吐氣時間比吸氣長。 當呼吸加快 , 吸氣與吐氣時間比漸漸變大,到呼吸超過20次 吸氣時間可能超過吐氣, 這時會造成氣吐不乾淨, 吸進500cc、 吐出 400cc, 你肺部內殘空氣越來越多, 能吸近的空氣就越來越少, 呼吸也就更快,胸部像快炸掉,又吸不到氣; 這時你會從嘴巴吐氣,希望吐氣快一些,當一切方法用盡, 就只能慢下來了。
呼吸加快有什麼影響呢? 呼吸在自行車騎乘有何影響?
1.吸損耗的功約佔自行車耗能的18%。而使用協力肌,如斜方肌、 大胸肌等 ,這些肌肉的呼吸(胸式呼吸),比起橫隔呼吸來的沒效率, 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損耗。
2 .脊椎壓力上升, 影響肌肉動作, 手麻腳麻。
3 .吐氣吐不乾淨, 間接的, 吸氣也吸不多。
- Sep 27 Sat 2008 10:11
FINE TUNE YOUR BIKE
一台自行車大概包括了二十來個組件,會影響到騎乘的舒適性的有幾個重要組件:
路面震動的傳導:車胎:內+外胎、輪組、車架+前叉 。
身體接觸部位:坐墊+ 坐管、把手+龍頭 。
這些組件是影響騎乘舒適姓及品質最重要的,當你的車騎起來覺得太硬調,很震,或路感較不明顯、模糊, 都可以在這些細節稍加調整。
其他部分零件主要是傳動系統,與效能有關,或是個人偏好,campagnolo、shimano 任君選。
車架
車架會決定大部分騎乘品質,著重剛性或吸震,會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近年來, 碳纖的進步, 很多車架都可以做到兩者兼顧;五通剛性佳,踩踏不損耗, 鏈支傳動直接 ,頭管強度夠 ,操控準確。前三角側向較硬,抽車不亂擺, 後叉避震佳, 前叉側向、前後穩定, 上下可吸震。 目前市售高級車架的設計,都已把搭配前叉的特性做一並考慮, 如果想自行更換, 得多下點功夫研究,可能也得腳一些學費。
- Sep 27 Sat 2008 10:10
過度訓練症候群
最近不同車隊間的交流, 好像大活動不少, 大家也拼命練車, 換車, 不過在終點站時, 似乎大家的並不很滿意自己的表現, 問題出在哪裡?
每個人騎車友自己的理由, 運動, 減肥, 比賽, 或者吃飽沒事, 但是在團隊中, 似乎只剩下一個目標, 那就是誰先到終點 。
但是你有問問自己現在是楚於什麼狀況嗎?
我們來看看職業選手的情形, 選手一般會將目標設在2-3個重要比賽, 將自己在這段時間內調到最佳程度, 如果是三大賽事, 有希望奪冠的選手只會選一或兩個參加, 阿姆斯壯這七年來, 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環法; 為什麼呢? 因為要將生理跟心理都維持在最佳狀況, 是很困難的, 選手一年中能有1-2次這種狀況就很好了, 這種將生理跟心理都維持在最佳狀況, 術語叫PEAKING, PEAKING 是很困難的,需要投入很多努力。
我們在看看自己的狀況, 如果每個月都來檢定, 是不是很好呢 ?那你整年都得戰戰兢兢, 不弄得自己累死才怪, 自己應選擇2-3個重大活動來調整自己的狀況。整年練車,而非騎車, 容易有過度訓練症候群。
過度訓練症候群可分為心理與生理兩方面:
心理上: 開始覺得訓練是種負擔, 出門騎車時會為自己找藉口不要騎, 較高強度時無法鼓勵自己在撐下去, 提早放棄。
生理上:容易感冒,拉肚子,大腿酸痛超過一天,睡眠品質不佳,雖很累,但睡不著,休息時心跳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