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與靜之間的智慧
有一個探險家,隻身到南美的叢林中,找尋古印加帝國文明的遺跡 。他僱用了一群當地的土著作為嚮導及挑夫,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朝著叢林的深處前去。那群土著的腳力過人,儘管他們的身上揹負笨重的器材及行李,但仍是健步如飛地在叢林中前進。來自文明地區的探險家可沒有這麼好的體力,在整個隊伍的行進過程中,每次總是探險家先喊著需要休息,讓所有土著停下來等候他。日子一天天在趕路中過去,探險家雖然體力跟不上,但也希望能夠早一點到達目的地,一償平生的宿願,好好地來研究古印加帝國文明的奧秘。
到了第四天,探險家一早醒來,便立即催促那群土著打點行李,準備上路。不料領導土著的翻譯人員卻拒絕行動,令探險家為之惱怒不已。經過詳細的溝通,探險家終於瞭解,這群土著自古以來便流傳著一項神秘的習俗,在趕路時,皆會竭盡所能地拼命向前衝,但每走上三天,便需要休息一天。
探險家對於這項習俗好奇不已,詢問翻譯的嚮導,為什麼在他們的部族中,會留下這麼耐人尋味的休息方式。嚮導很莊嚴地回答探險家的問題,道:「那是為了能夠讓我們的靈魂,能夠追得上我們趕了三天路的疲憊身體--」
探險家聽了嚮導的解釋,心中若有所悟,沉思了許久,終於展顏微笑,心中深深認為,這是他這一趟探險當中,最好的一項收穫。
凡事全力以赴,讓自己動作起來時,渾身充滿無比的衝勁,使得我們的靈魂幾乎也跟不上這樣的動作,這是真正用心做事時,最美好的境界。應該休息時,則能夠完全地放鬆自我,讓疲憊的身心,獲得完整的復原機會,好讓靈魂得以追得上充滿幹勁時的步調。
掌握工作及休息之間的脈動,是讓我們持續擁有無窮動力的寶貴智慧。
捨不得自己一天不快樂
很棒的文章,希望每個人都能開開心心ㄛ...
邱先生對人很好,見到每個人都笑瞇瞇。他在大學教書,他的學生總是不解的問他:「老師,為什麼你總是面帶笑容?」他的回答一逕是:「我捨不得自己不快樂呀!」
其實邱先生只有一個訣竅,他的「快樂心」完全建立在「人生只有一次的信念」上。他說:「玩到就賺到,不快樂就輸了」,他才不讓任何人事物使他像「踩到狗屎」一樣。
邱先生快樂的另一個秘密便是「待人平等」。他是佛教徒,相信「眾生平等」,他的理解是,有了「平等心」才有「慈悲心」。他發現「平等心」要從小開始,在結婚生子以後,小孩在牙牙學語與他建立父子關係的時候,他不讓小孩叫他「爸爸」而直呼他的名字,因為中國人的「爸爸」太沈重。
孩子長大以後,從來不覺得他與大人不平等,和老爸沒有距離,溝通良好,邱先生真喜歡這種「親子關係」,小孩成了說得上話的「老伴」,真是快樂的事。最近幫高二的兒子分析追女生的問題,彷彿他也回到那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年紀。
邱先生有一兒一女,兒子高二,女兒小學三年級,兩個人相差八歲。哥哥和妹妹不和,經常吵架,看在邱先生眼裡,雖然嘴巴勸勸,心裡卻想「這才是兄妹之情」,吵吵鬧鬧,長大了才好玩。
他教妹妹「快樂」的方式和哥哥不同,他發現妹妹太好強,在邱媽媽的薰陶下,什麼都爭第一,幼稚園大班下圍棋時,對弈的小男生贏了,小女兒可不服輸,一直哭到小男生跟她道歉。
所以妹妹上小學第一次考試,她當時喜歡徐懷鈺唱「有怪獸」的CD,嚷著要爸爸買。邱先生說:「好,可是你要答應我一個條件!」「什麼條件?」「你考試要考最後一名。」妹妹突然沈默一會兒:「爸,最後一名不太好考喂!」
邱先生笑著說:「沒關係,你考很差就可以了。」
後來,小學第一次的考試,妹妹平均只有八十九分,在車上當著媽媽的面,高興的說出她的成績。媽媽生氣的說:「妹妹越來越沒有羞恥心了」,但邱先生快樂的說:「好,我等下就買CD送你!」父女其樂融融,只剩媽媽在煩惱。
對於邱先生來說,小學考試第一次的經驗,就像孵出蛋來,第一眼就決定一生命運的醜小鴨,她不知道自己是小天鵝,在鴨群被排斥時一直認為自己醜而不快樂。
邱先生幫助女兒快樂的秘密:「盡力就好」,果真,小一小二兩年下來,女兒的功課成績中等,她雖然也希望自己成績好一點,但沒有時,她不會氣餒,她會為自己一點點進步高興。她也會很驕傲的說:「我的好朋友李衡是模範生」,欣賞同學的優點,為他們高興,完全出自真心,朋友的好像她自己的好一樣。
如今妹妹上了小三,學校日邱先生出席家長會,他在教室後面的公布欄上,看到全班小朋友的自我介紹~
女兒寫到:「我的缺點:不吃苦瓜、不吃蔬菜。
我的興趣:象棋、圍棋、游泳。
我的優點:我很快樂,後面還打個括弧,(每天)」
邱先生看了女兒自己寫的字,他快樂極了,女兒以前那麼不服輸,現在竟然覺得她的優點是「每天很快樂」。全國的小孩,也許找不出一個把「快樂」當成自己優點的小孩吧,大人努力快樂,小孩的快樂卻是天生的。
五隻毛毛蟲的故事
第一隻毛毛蟲
話說第一隻毛毛蟲,有一天爬呀爬呀過山河,終於來到這棵蘋果樹下。
他並不知道這是一棵蘋果樹,也不知樹上長滿了紅紅的蘋果。
當他看到同伴們往上爬時,不知所以的就跟著往上爬。
沒有目的,不知終點,更不知生為何求、死為何所。
他的最後結局呢?也許找到了一顆大蘋果,幸福的過了一生;也可能在樹葉中迷了路,顛沛流離胡塗一生。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大部分的蟲都是這樣活著的,也不去煩惱什麼是生命意義,倒也輕鬆許多。
-----------------------------------------
第二隻毛毛蟲
有一天,第二隻毛毛蟲也爬到了蘋果樹下。
他知道這是一棵蘋果樹,也確定他的「蟲生目標」就是找到一棵大蘋果。
問題是...他並不知道大蘋果會長在什麼地方?但他猜想:大蘋果應該長在大枝葉
上吧!
於是他就慢慢地往上爬,遇到分支的時候,就選擇較粗的樹枝繼續爬。
當然在這個毛蟲社會中,也存在考試制度,如果有許多蟲同時選擇同一個分支,可是要舉行聯考來決定誰才有資格通過大樹枝。
幸運的,這隻毛毛蟲一路過關斬將,每次都能第一志願的選上最好的樹枝,最後他從一枝名為「台大」的樹枝上,找到了一顆大蘋果。
不過他發現這顆大蘋果並不是全樹上最大的,頂多只能稱是局部最大。
因為在它的上面還有一顆更大的蘋果,號稱「老板」,是由另一隻毛毛蟲爬過一個名為「學徒」的樹枝才找到的。
令他洩氣的是,這個學徒分支是他當年不屑於爬的一棵細小的樹枝。
-----------------------------------------
第三隻毛毛蟲
接著,第三隻毛毛蟲也來到了樹下。這隻毛毛蟲相當難得,小小年紀,卻自己研製了一副望遠鏡。
在還未開始爬時,就先利用望遠鏡蒐尋一番,找到了一棵超大蘋果。
同時,他發覺當從下往上找路時,會遇到很多分支,有各種不同的爬法;但若從上往下找路時,卻只有一種爬法。
他很細心的從蘋果的位置,由上往下反推至目前所處的位置,記下這條確定的路
徑。
於是,他開始往上爬了,當遇到分支時,他一點也不慌張,因為他知道該往那條路走不必跟著一大堆蟲去擠破頭。
譬如說,如果他的目標是一顆名叫「教授」的蘋果,那應該爬「升學」這條路;如果目標是「老板」,那應該爬「學徒」這分支;若目標是「議長」,也許早就該爬「賭場保鑣」這條路了。
最後,這隻毛毛蟲「應該」會有一個很好的結局,因為他己具備了「先覺」的條件了。但也許會有一些意外的結局出現,因為毛毛蟲的爬行相當緩慢,從預定蘋果到抵達時,需要一段時間。
當他抵達時,也許蘋果已被別蟲捷足先登,也許蘋果已熟透而爛掉了...
-----------------------------------------
第四隻毛毛蟲
第四隻毛毛蟲可不是一隻普通的蟲,同時具有先知先覺的能力。
他不僅先覺知道自己要何種蘋果,更先知──知道未來蘋果將如何成長。
因此當他帶著那「先覺」的望眼鐿時,他的目標並不是一顆大蘋果,而是一芽含苞待放的蘋果花。
他計算著自己的時程,並估計當他抵達時,這朵花正好長成一顆成熟的大蘋果,而且他將是第一個鑽入大快朵頤的蟲。
果其然,他獲得所應得的,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
第五隻毛毛蟲
毛毛蟲的故事本來應該到此結束了。
因為所有故事的結局都必須是正面的且富有教育意義。
但仍有不少讀者好奇:第五隻毛毛蟲到底怎麼了...?
其實他什麼也沒做,就在樹下躺著納涼,而一顆顆大蘋果就從天而降在他的身邊。
因為樹上某一大片樹枝早就被他的家族佔領了。
他的爺爺、爸爸、哥哥們盤據在某一樹幹上,禁止其他蟲進入。
然後蘋果成熟時,就一顆顆的丟給底下的子孫們撿食。
-----------------------------------------
奉勸諸位,如果你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可不要妄想檢到大蘋果,因為反而會被砸死的。
- Nov 24 Fri 2006 16:33
動與靜之間的智慧~~~捨不得自己一天不快樂~~五隻毛毛蟲的故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